开放熊舍,展示活熊取胆全过程,公司高管和医药专家出面答疑解惑……一个展示了在质量上没有作假的“真诚”归真堂,为何媒体和公众没有买账,质疑和反对之声反倒不绝于耳?

在人的利益、需求和动物的福利之间,该如何寻找一个平衡点?一个怎样的归真堂和熊胆产业,才能换来社会和道德伦理的认同?

保护动物VS盈利上市 拒绝专业团队惹人疑

谈及归真堂的开放日,来自北京的一位记者认为,活熊取胆整个过程只有3分钟,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讲解,而记者自身又无法做出判断,只能期待第三方机构提供判断。而归真堂方面则表示,无人讲解正是为了让大家更自由地参观。

媒体与归真堂双方的争执不下,再次凸显了权威第三方意见的缺位。但是,长期致力于黑熊拯救项目,自归真堂申请IPO时就明确表示抵制的亚洲动物基金会(AAF)在首个开放日却没能顺利进入熊场。

亚洲动物基金会创始人Jill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他们对归真堂之前在公开邀请函中邀请AAF参加此次开放日,而在他们到达后又拒绝的做法表示惊讶,“如果他们说熊场都是透明的,为什么不邀请一个做了19年黑熊保护工作的团队进入?”

“既然是公开透明,为什么又要限定区域、限定人群?既然不怕监督,为何又拒绝抵制方AAF入内?”一些热心网友表示,归真堂这种掺杂利益的公开难以让人信服。

公众质疑VS危机公关 权威机构应在前台说话

在公众和动物保护人士看来,归真堂这次的公开参观,不仅没有展示真相、消解质疑,反倒更像是一场“秀”。

在研究危机公关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刘悦坦看来,“当危机发生时,公众最关心的无非是两方面问题:首先是利益的问题,即公众的利益有没有在事件中遭到伤害;还有就是感情的问题,企业有没有在意公众的诉求。”

长期关注动物保护的山东大学哲学与发展学院副教授郭鹏认为:“黑熊取胆汁时有没有痛苦,黑熊在归真堂有没有遭到虐待,一次短暂的开放,根本无法澄清这些问题。这种表达诚意的方法,动物保护者无法认同。”

“在危机发生后,公众和媒体往往在心中 已有了一杆秤,对企业有了心理上的预期,公众能够原谅错误,但不会原谅谎言。所以,危机公关只是一种应对危机的传播措施,它不是万能的,不能把黑的抹成白 的。”刘悦坦认为,“像活熊取胆事件中,归真堂无法摆脱以伤害动物健康盈利上市的利益链条,所以现在应该有权威的第三方在前台说话,让公众在权威的信息中 获得真相和观点,解除对事件的负面心理。”

传统中医VS现代伦理 动物医药产业博弈中前行

郭鹏告诉记者:“像‘活熊取胆’这样以 伤害动物权益来谋求人类自身利益的行为,是与现代文明和伦理道德相背离的,这个产业应该走向逐步淘汰的过程。而不是允许其上市发展壮大。从这件事情可以看 出,出台动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,明确人类和动物权益的界限,应该提上日程了。”

对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及其所关联的中医 药产业发展,原卫生部药政局副局长张世臣表示,引流取胆比起早先的杀熊取胆和“铁背心”、“小铁笼”取胆技术不能说尽善尽美,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,当然 下一步如果能做到“微创”或有替代品就更好。这也反映了在人们动物保护意识加速觉醒的形势下,涉及动物原料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来自伦理道德 的冲击,加上资本市场的诱惑以及潜在的市场需求,中医药产业将在多方利益博弈下前行。

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周凤琴认为,传统中医除了要发展,更要走向国际。“但是像熊胆、牛黄、麝香这样的动物药,容易引起动物保护和涉嫌虐待的争议,这一点除了企业自身要规范化发展,林业部门、卫生部门应该在替代药、人工合成以及行业发展方向上,有所动作。”